俞敏洪当年如何搞定价值200万的办学资质?

拿到《办学许可证》,实现合规办学,是当下很多机构校长十分头疼的问题,其实实现从零开始实现合规,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,哪怕是新东方,在二十多年前拿到第一张《办学许可证》的时候,创始人俞敏洪也是费了很大心血......
来源 | 教育家头条(ID: jiaoyujia51)
图片来自网络
 
这两年,国家强力整治民办教育行业,核查大小机构的办学资质以及相关证件,让教育市场更加规范的同时,也带给大家不少压力。
 
那么如何克服种种难关,办得一张“办学许可证”?一段25年前俞敏洪办证的真实故事也许会给你答案。那时的他面临着比现在更艰巨的政策条规,却成功闯关办证,由此才开启了属于新东方的一个时代。

 

 

一张“办学许可”价值200万!

 
在俞敏洪刚刚离开北大时,由于没有足够的条件申请办学许可证,也就无法做学校招生,于是他投靠了一家名为“东方大学”的民办学校,当时是由几个大学的老教授开办成立的。
 
他和东方大学合作,由他来建立东方大学的外语培训部,并达成分成体系,给东方大学25%的分成。但是东方大学不提供校舍、老师、宣传等任何支援,一切都要靠俞敏洪从剩余的75%营收中开支。
 
为了让外语培训部能发展起来,俞敏洪近乎把当时所有盈利都投入到了老师工资的开支中,甚至自己平时上课都相当于白上。
 
但随着优秀教师的聚集,学生越来越多,到了1993年,外语培训部的年收入已经能达到七八百万,可按照分成协议,给到东方大学的资金就要200万左右,而当时东方大学给俞敏洪的仅仅只有一张办学许可证。
 
“没有办学许可证,就永远干不了自己的事业”,俞敏洪这样想着,同时下定决心:一定要拿一张自己的办学许可证!
 
 

靠死磕搞定一纸证书

 
1993年,民办学校要取得一张“办学许可证”的条件比现在更加苛刻。一是要有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才能办学;其次要获得原单位的盖章同意。
 
当时俞敏洪在北大也只是讲师。而且为了办培训班的事,他被北大给予了处分,这种情形回北大要“盖章”是不可能的。
 
2个办证的条件把老俞死死卡在门外。可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,跑到当时的海淀教育局和工作人员聊“办学许可证”的事。工作人员也直截了当地告诉他:“你完全不满足条件,拿证是不可能的。
 
当一般的创业者面临这样的情形,可能就会选择放弃办证了,可俞敏洪选择了“死磕”。

 

他开始“曲线救国”,每隔一两周去到教育局和那边的人抽根烟,聊聊天,熟悉后就请他们吃大排档,吃宵夜,顺便也聊聊自己的教育经历。
 
半年后,教育部门的人告诉俞敏洪:“看你在东方大学很负责任,也做得很出彩,你想拿证,其实我们也是可以帮忙的。”
 
在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支持下,办学许可证的条规单独为俞敏洪降低了一点。针对第一个条件,因为他原本是北大的讲师,应该也有普通大学教授的水平,也就算过了。而第二个条件,原单位的证明还是要拿过去的,但因为俞敏洪当时已经离开北大了,所以去人才中心盖上一个允许办学的公章,也是可以的。
 
看到希望的俞敏洪立即到人才中心去申请办学允许,但又被拒绝了。人才中心顾忌他办学的意图,如果他骗走了学生的钱,结果是要人才中心来承担的。
 
在人才中心碰了一鼻子灰的老俞没有气馁,第二天就又硬着头皮去找他们。结果第二天在人才中心,一个迎面走来的小姑娘叫住了她,原来她是俞敏洪托福班的学生。
 
老俞给这个姑娘讲了自己来这里的原由和种种遭遇,这个小姑娘二话没说,告诉他:“俞老师,你别吭声,我拿进去帮你盖个章。”就这样,俞敏洪获得了人才中心的“办学允许”。
 
回到教育局后,俞敏洪顺利拿到了办学许可证,但仔细一看却傻眼了,这个办学许可证只有半年的期限。
 
他急忙跑回去问教委为什么期限这么短,教委告诉他说:“俞老师,现在我们对你还是不太放心,如果出了什么问题,我们就惨了。所以给你半年时间,只有没有任何学生来告状,你也没有做任何犯法的事情,我们就给你换成长期的办学许可证。
 
听了教委的话,俞敏洪终于放下心来。
 
1993年11月16日,那天狂风大作,地上的叶子和尘土都被卷起,但对于俞敏洪来说,这是无比温暖的一天,他拿到了来之不易的第一张办学许可证,可以算作是新东方的诞生之日了。后来新东方每年的周年庆典也都是在这一天举行。
 
也许你会觉得,老俞一波三折的办证经历有很多偶然因素,但如果没有他的坚持和死磕,没有他对学生、对教育的认真,这些幸运的“偶然”也不会被他碰到。那些转机,都源于坚持到底。
 
 
 
老俞曾经走过的路,也许正是你现在面临的难关;他曾经迈过的那些坎,也许正是你如今遭遇的瓶颈;而他首次分享提炼的办学经历,以及在投资创业公司时所看到的趋势,也许正是你现在可以抓住的机遇